對于非金屬夾雜物,金相顯微鏡是這樣進行分析的!
發布人:發布時間:2019/9/27
對于非金屬夾雜物,
金相顯微鏡是這樣進行分析的!
無論您是研發新型合金材料還是進行質量控制以確保鋼純度,對金相學實驗而言金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必不可缺。對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或晶粒分析等某些參數的測量都必須依據嚴格的標準和規范來執行。金相學一般研究銅、鈦、鐵、鋼及多種合金等金屬。我們可以使用配有專業軟件模塊的金相顯微鏡系統對上述金屬進行檢測以及定量分析。
1、檢測非金屬夾雜物和污染物
原金屬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控制旨在檢測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和材料中的污染物。如使用
金相顯微鏡,以真彩色快速且高效地掃描大樣品區域,并根據行業標準評估非金屬夾雜物的含量。
2、檢測預處理
對原料金屬進行特殊處理以提高它們的性能,滿足特定用途,例如通過添加合金元素來增強硬度。多數情況下,使用金相顯微鏡進行組織觀察主要運用于探究微觀結構與材料性能之間的關系。它們在樣品處理效果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可用于優化工藝參數。
3、觀察微觀結構
金屬的顯微結構決定其強度和耐腐蝕等性能。因此,利用
金相顯微鏡檢測微觀結構對冶金學以及多種工業應用有著重要的意義。金相學研究的微觀結構特征包括晶粒大小、相位、晶界、相變、夾雜物、體積分數、形態學及帶狀組織。
4、選擇合適的觀察方式
反射光明場適合用于刻蝕表面的微觀結構分析,識別晶界來檢測晶粒相位、大小及結構組成。而鑄鐵中石墨的雜質及結構成份分析,在樣品刻蝕前就可觀察到,反射光暗場則用于檢測機械表面缺陷。使用偏光觀察方式可分析鎂、鋁、青銅和黃銅等各向異性材料的結構。使用金相顯微鏡時,金屬表面可能會被拋光和刻蝕,但必須具備導電性,因此,對于非導電材料必須鍍上一層很薄的金屬膜。
金相顯微鏡適用于金相組織及表面形態的觀察,是礦物學、金屬學、精密工程學研究的理想儀器。金相顯微鏡具有成像清晰、穩定性好、分辨率高、平坦的特點。因其對被測物進行既定性又定量地進行分析,因此金相顯微鏡被廣泛用于冶金、機械加工、科技等行業當中。
上一篇:那不簡單的金相顯微鏡電子目鏡竟如此神奇下一篇:不知道如何正確拆卸金相顯微鏡?進來看